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

【心得】2015年台灣國際巴西柔術錦標賽

為何報名參加這次的巴柔錦標賽?這對總合格鬥(MMA)選手有什麼意義嗎?


若想在總合格鬥(MMA)取得好的表現,選手絕不能拘限於一種武術技巧,像我自身所接觸的有散打、泰拳、拳擊、巴西柔術等等,只要時間允許的情形下,我會透過參加比賽,來增加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這次參加7/25、26在台北南港運動中心舉行的「台灣國際巴西柔術錦標賽」(2015 Taiwan International BJJ/NO-GI Championship),就是希望能有機會和台灣或來自其他國家的選手互相觀摩、交流。



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

想在競技擂台上贏得好成績,必須經過不為人知的訓練。賽前練習時若不小心了受傷,是要休養好呢?還是帶傷練習呢?內心往往在交戰。技巧練習1次、2次不夠,最少要20次以上才能印在身體反應裡。

由於比賽有量級區分,為達預定量級,賽前需要改變飲食方式。過磅前一週發現體重尚未達標,馬上展開脫水模式。

參加比賽不是要證明自已多厲害,而是在賽後的檢討(就以技巧而言)
什麼是需要加強的?
什麼是需要保持的?


對方從我騎壓制位置向側面反轉欲想成烏龜防禦姿勢,我則搶到對方背後位置。


欲想施作背後三角絞攻擊卻被識破了。


每場比賽結束短暫休息,全身的肌肉都是處於非常腫脹、酸痛或者有傷痛,在這狀況下又必須準備下一場晉級,不免閃過許多想法:還可以繼續奮戰下去嗎?這些傷痛會不會在下一場比賽時擴大?這些不僅會影響到比賽的情緒,更是考驗著選手內心的意志力有多強大?是不是一個不服輸的人?有沒有抗戰到底的精神?


兩天比賽分別在無道袍(NO-GI)及道袍(GI)賽事拿下一金、一銀,而我所屬的武甲Martia Armor 在教練和學員齊心努力下也奪得團體總錦標第三名,值得慶賀!要學的東西還很多,勉勵保持虛心求學的精神,繼續在武術這條路上精進自己。

 
 道袍比賽拿第二名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