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術戰鬥陣形圖
戰鬥時要有「絕對防御線」的概念,雙方中間的那條線就是「絕對防御線」,不讓對方有機會越過這一條線。
右邊是我的師兄Antony Au ,他在香港經營 Swish Club 泰拳館 |
圖一,表示我站在對方正前方危險區域(45度-0度-45度),雙方攻擊互相往來,你快我比你更快,你力量大我比你更大(以前我的打法)。
正面危險區域有:
「遠距-踢打搏擊技」,如拳擊、泰拳、空手、跆拳、踢拳等。
「中距-門派XX拳」,如詠春拳、螳螂拳、八極拳、太祖拳、太極拳、形意拳、鶴拳、意拳、翻子拳等各門派。
「近距-摔拿格鬥技」,如相撲、柔術、柔道、摔跤、角力、Sambo 等。
「遠距-踢打搏擊技」,如拳擊、泰拳、空手、跆拳、踢拳等。
「中距-門派XX拳」,如詠春拳、螳螂拳、八極拳、太祖拳、太極拳、形意拳、鶴拳、意拳、翻子拳等各門派。
「近距-摔拿格鬥技」,如相撲、柔術、柔道、摔跤、角力、Sambo 等。
突破正面 遠 →中 →近 三戰區,才有可能進到優勢區域,到達敵背的安全區域。如何突破正面三戰區,將用另一篇文章說明。
圖一 |
圖二,表示我從危險區域→優勢區域(46度-135度),站在對方右側,控制對方較為安全。在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良好的交叉螺旋控制法及步法。
圖二 |
圖三,表示我已從危險區域→優勢區域→安全區域(136度-225度)到達對方背後。一旦到了安全區域,掌控權完全在我手上,戰在於我。
圖三 |
圖四 |
日常生活中拿筷子、拿鑰匙開門,甚至握手打招呼等,多以慣用右手操作,戰鬥時拿兵器更是如此,因此,陣形圖的編制是有其道理。反之,若慣用手是左手,優、劣勢區域就要對調。
如何從正面→側面→背面?
去年底12月8日我參加成吉思汗舉辦的站立技格鬥比賽,比賽規則可以使用手臂、掌、拳、肘、膝、腿攻擊,也可以使用站立降伏技術。影片中我身穿黑色護具,一開始雙方正面互相攻擊,攻擊過程中壓縮空間到了近身纏戰,利用陣形概念到優勢區域再到安全區域,到達對手背後使用背後裸絞技術。
要從危險區域→優勢區域→安全區域,需要能量(呼吸)、角度、步法、防御,才能到對手的背後,賽後仍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及省思,不斷的學習才有機會實證,從實證中找到更好的答案,沒有最好、只有更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